哲学是最古老的一门学科。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哲学, 只是影响大小有所不同。 以中国人的标准分类, 把哲学分为中国哲学, 印度哲学和西方哲学。
一, 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分为古代哲学和现代哲学。 古代哲学主要指“春秋百家争鸣“"汉唐儒道三玄““宋代儒学的发展“"近代中西融合“四个阶段。 现代哲学主要指“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和“对西方哲学的研究“
古代中国
古代中国主要有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等为主要的哲学流派, 其中尤其以儒, 道, 墨三家影响深远。 近代引入并发展了西方哲学, 也造成了很大影响,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大陆被中共定为官方意识形态; 以新儒家为代表的学者, 则力图让中国传统哲学得以创新和发展。
中国人的宇宙观方面以易经与老庄为代表﹐伦理社会观是以孔孟之说为代表, 儒道相辅相成。
春秋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是以“孔孟之道“为源头,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源远流长, 对中国人的普遍伦理道德, 对中国文化的价值和价值优先观念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集体潜意识。 儒家的价值观影响古代中国大多数公开场合是以儒家的价值观作为优先的标准。 因此可以说儒家的价值取向在总体上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优先观。
儒家注重自身修养并讲求伦理道德, 其中心思想乃“仁义“, 也就是人与人之间应注重和谐的关系。 人际关系以五伦为依归, 有一定的规范。 对待长辈要尊敬尊重对待; 朋友之间要言而有信; 为官者要清廉爱民; 做人有自知之明, 尽份内事, “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统治者要仁政爱民; 对于其他人博爱。 对待上司要忠诚; 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 人要有抱负而有毅力。 重视追求知识, 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推己及人的思想。 关于生活工作的人生, 小孩子的时候, 就倾爱父母; 年轻的时候有了女友 (恋人) , 就倾爱恋人; 婚后有了妻儿 (配偶爱人和儿女) , 就倾爱爱人和儿女; 当官员, 公务员 (广义地说是职员) , 就倾爱君主 (及或上司) 。
儒家政治思想是“仁政", “王道“以及“礼制", 其理想是“大同", “大一统", 其政治学主要阐述君臣关系, 官民关系。 孔子“君事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孟子“民为重, 社稷次之, 君为轻", 荀子“从道不从君, 从义不从父, 人之大行也", 是儒家政治学的代表性主张。 在现实政治的问题上, 儒家要求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双方都要承担义务, 从理论上说, 被统治者有权利反抗不正常承担义务的统治者。 “仁政易行“则提倡分清“不能“与“不为“之间的区别, 即“不去做“与“做不到“之间的差异。 而其“无恒产, 因无恒心“也体现了民本思想。 儒家的教育目的, 在于以发扬人性, 完成人格为起点, 直至达到建立仁治之国和大同世界的理想。 因此, 儒家的理想, 是成为通才, 或者多才多艺而不仅仅是一才一艺, 或者在一才一艺基础上能触类旁通, 也即专才和通才的结合。 大同社会是儒家思想大道之行的描述, 也就是说, 儒家思想的经济学, 是为了人类理想社会而服务。 儒家重义轻利, 以义为本, 以义导利。 尊重利用自然市场经济规律, 反对违背破坏市场规律, 同时反对操纵市场, 但认可“待价而沽"。 儒家重理, 又提出格物致知。 儒家重视科技及在物质上的实用, 提出了“用力少, 见功多“的原则, 并发展出了实学, 但同时注重全面的人格发展, 反对把人变成物质的工具。 儒家形而上学在以后的理学, 心学中进行了展开。 儒家相当重视编修历史的悠久传统。
道家思想是中国重要也是具有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之一。 道家, 是道德家的简称。 道家起源有一说是有出于史官。 道家还有隐士一类的达观厌世者, 他们驱使人们以“达观“来解决人生问题。 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 (又名《道德经》) , 与《庄子》 (又名《南华经》) 为主要思想典籍。
道家崇尚自然相处之道, 以天为道并顺天而行事, 就可消灾解祸。 认为人类社会中的难题之所以无法解决, 皆是因为干预行为过多, 故提倡行为上要以无所作为就可以达到无为养息。 道家也向往著反璞归真的朴实社会, 认为人类对事物不妄加任何人为的作用, 回归原来朴素, 无知, 无虑的境界, 人类的纷争和烦恼即可真正的解脱。 老子在总体上倾向治国方面, 在人生观上, 老子主张“清虚自守, 卑弱自持。 “政治上提出“无为而治", 以无为而无不为。 道家由人生观和社会观扩展至宇宙论, 提出“道", “气", “自然“等哲学概念。 道家之一切理论无不是围绕道而展开的。 道既是生物之源, 亦是生成万物之根本, 亦是天地万物之本性, 亦是人安身立命之根据, 亦为治国安邦之根本方略。 道家强调“游心", 并推崇自由, 道家强调“虚心", 并推崇自然。 主张要联系性, 心, 情三者又有所区别。 性是指人之先天之本性, 突出者为人之先天性之因素; 心是指人之内在精神, 突出者为人之为人之主体性因素; 情是指人之主观情感, 突出者为我之为我之情绪感受。 有性, 有心, 有情, 故而之为人。 道家所追求的人生, 即是自然, 自在而自由的人生。 道家对人之命运, 持一种自然的无可奈何的态度。 以这样一种态度来对待一切, 来保守心灵之宁静, 淡泊与自由。 道家对于生死, 持一种纯自然的态度。 与 (今之所谓) 道教 (传统中国并不区分“道家“与“道教“) 之追求长生不老有所不同, 道家并不追求长生, 道家只追求自由而自在地活着。 道家修养论之主旨是致虚守静。 老子首倡致虚守静, 庄子则将致虚守静具体化为“心斋“与“坐忘", 并进而将致虚守静提升为本体论的高度, 而标举“齐物"。
道家哲学是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为基础, 展开以自然为义理的“道“的哲学。 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 道的哲学即在解明此一原理性内涵, 而得以提出认识一个世界运行秩序之无定限, 无执著, 道家哲学发展的社会哲学, 认为社会的存在是个客体, 人们是在其中生存的主体, 所以应该要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 而不受任何意识型态的束缚。 基本上道家哲学并不否定儒家的社会理想, 但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默认立场, 并更加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 道家相当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 解放就是一方面是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 另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 并以修身达观的生活功夫来处理世界事务。 道家的社会哲学不是进取的, 积极的, 因为社会只是天道的过程, 而不是目的本身。 道家认为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合理的, 但不是绝对的, 因此基本上并不需要提出一套决定性的社会理想, 因为天道变化, 本身无所谓绝对的是非善恶之性能, 因而道家强调得更多的, 是在社会中生存的智慧原理, 而且这种智慧必须是能应在任何历史情境的社会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
韩非子提倡的“学本黄老", 将“理“与“道“连结再一起, 认为“道“是成为万物运行法则。 吸取儒家仁义思想, 与法家治理之数, 产生道法共冶一炉, 成为汉朝早期的黄老之治。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 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 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也就因为道家的社会哲学不以自己发展规格为主, 而强调应对的智慧, 因此利于人们修养生息的需求, 故而让汉初的黄老之治有了实验的理论基础。 同时也安定中国士大夫失意于儒家本位的官场文化仍有发挥的舞台。
道家则自老庄玄虚之说, 后来成为两晋大夫竞尚清谈, 南朝宋文帝下旨令何彦德创立“玄学"。 另外变化为方士神仙之术, 自汉朝张道陵以符水禁咒之法成为“道教“之始。
汉唐儒道三玄
玄学又称新道家, 是对《老子》, 《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 产生于魏晋。 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到宋朝中叶之间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 重玄学的最初形成当是先秦两汉与魏晋玄学的产物。 “重玄", 语出《道德经》第一章“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重玄学“是中国思想史上一股重要的哲学思潮, 也是隋唐之际的首都哲学体系, 上承先秦魏晋玄学的发展脉络, 后启宋明理学的哲学思考, 在华夏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重玄“是两晋隋唐时期影响非常大的思潮。 她是一种纯哲学思辩, 不属于哪一门, 哪一派, 而是为儒, 道, 释三教所融摄, 所应用。 “道家重玄", “老学重玄", “道教重玄“三者义蕴虽相互有所涵盖, 但不可视为一体, 混为一谈, 应该说, 作为“重玄之道“的不同外延, 都有其存在的根据。
两晋隋唐的“重玄“思想孕育于先秦老庄道家思想, 由西晋末年的玄学家郭象在其《庄子注》中第一次提出这种思想的“双遣", “三翻“的典型表述, 从而形成以“双遣", “三翻“为特征的重玄理论, 并非受佛教影响而形成, 而是为佛学理论所吸收, 同时也为道教义理所摄取, 因而不能谋求把它归属于某一家某一派。
重玄学继承了先秦两汉老庄学与魏晋玄学, 并且通过认真严密的理论分析, 建立了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包含本体论, 存在论, 方法论, 修养论, 心性论, 意义论的完整哲学体系, 实现了相当于先秦两汉老庄学与魏晋玄学的老庄学的第三期发展。
两晋隋唐的“重玄“思想孕育于先秦老庄道家思想, 由西晋末年的玄学家向秀, 郭象在其《庄子注》中第一次提出这种思想的“双遣", “三翻“的典型表述, 从而形成以“双遣", “三翻“为特征的重玄理论, 重玄学的宗旨与玄学本是接近的, 过去人们都知道李唐奉老子为祖先, 尊崇道教, 兼行儒佛, 呈三教合一之局。 而在这种局面的背后, 却有一种三玄的框架在支撑着, 当时官学中的《周易》用王弼注, 《庄子》用郭象注, 《老子》先后用河上公, 成玄英的注疏和唐玄宗的注疏。 成玄英和唐玄宗都以倡言“重玄“而著称, 宗旨与王弼并无实质性的差异, 唐朝官方的“易老庄“的系统, 魏晋三玄之学的翻版。 玄学乃是儒道学说的融合体, 重玄学也是如此, 被中国学人引以为骄傲的唐代文化, 竞与先秦“孔老同源“的情况构成一种意外的前后呼应的关系, 这对于希望实现中国文化重构和重建的现代学者来说, 不是很值得庆幸吗?
郭象图式较之成玄英图式只省略了一个环节, 即“非非有非无“或“非非本非迹"。 郭象认为“非有非无“已有“亦有亦无“的意思, 成玄英却认为必须经历“非非有非无“的阶段, 才能达成“亦有亦无“的结论。 成玄英为何定要增设这样一个环节呢?这是由于历史背景不同的缘故。 第一, 王弼, 郭象虽主张“亦有亦无", “即体即用", 但东晋士人及南朝学者普遍误解王弼, 郭象的初衷, 极度地崇尚玄虚, 荒废具体的事务, 故而重玄学者强调对“非有非无“也要“遣之", 引导士人回到“亦有亦无“的思想道路上来。 第二, 在郭象的正反合的思路当中加设一环, 成为“正反离合"。 从“正反合“到“正反离合", 可谓一脉相承, 其中的变异较小, 前后承继的关联至为明显。 郭象的学说已具“重玄“之学的雏形, 是唐代重玄学的主要思想来源。
谈到唐代的文化, 常可遇到一个难题。 人们都说李唐奉老子为祖先, 尊道教为三教之首, 在崇道的基础上推行三教合一的文化政策。 然而我们若是注意一下新旧《唐书》和《唐会要》关于唐代官方学术的记载, 却不免困惑, 因为唐朝尊崇《老子》, 《列子》, 《文子》, 《庄子》等书, 将这些书尊崇为“真经", 与道教的经典系统并不吻合。 当然, 《老子》被尊崇是由于皇家的姓氏, 而《文子》, 《列子》和《庄子》的作者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道教的三洞真经又与先秦子书距离很远, 唐室为何定要提升这几部子书的地位呢?现辨明唐代重玄学和魏晋玄学大同小异, 就可以明白唐朝的政策除了尊崇道教及儒佛之外, 还有崇尚三玄之学这一项。 唐代官方的经学以《易》学居首, 《易》用王弼注; 唐代的道学以《老子》为首, 《庄子》次之, 《老子》注释依归于重玄之义, 《庄子》的郭注则是玄学的代表作。 在这里, “易老庄“仍是最重要的经典系统, “易老庄“的学问兼有玄学和与玄学接近的重玄学, 与南朝的“三玄“之学实际上很相似。 这就是说, 玄学的历史较之以往学人的估计更为长久, 这段历史不但应当包括南朝时期, 还应包括中国人引为骄傲的繁荣的唐代。 唐朝官方的基本思想, 大致上介于玄学与重玄学之间, 可用三玄之学一词来涵盖。 唐朝官方之兼行三教, 并不是用道教的仙学来充当核心思想, 而是用玄学或重玄学的哲理及政治理论来充当灵魂。 三教合一的文化层次是在表面的, 更深层次的文化融合乃是玄学或重玄学的儒道合一。 在战国以前, 儒道本是同源而生, 在东汉以后融合于玄学的旗帜下, 在唐代又促成更大规模的三教融合, 使中国文化进到历史上的繁荣的顶点。 对这辉煌的思想史, 我们是不能不予高度的评价, 也不能不继续深入研究的。
宋代儒学的发展
宋朝
北宋诸儒以周敦颐, 张横渠, 程颢, 程颐为大宗, 上承儒家经典, 讲仁与心性, 又讲格物穷理。 熙宁三年以后, 王安石变法引发党争, 二程分别退居洛阳, 理学在此后七年或十年达到成熟。
宋朝南渡以后, 儒学分为三派——程颢开胡五峰之“湖湘之学", 程颐开朱子之学, 也就是程朱理学, 代表者乃朱熹; 陆九渊则直承孟子而开出心学一派。 全祖望评价:“宋干, 淳以后, 学派分而为三:朱学也, 吕学也, 陆学也。 三家同时, 皆不甚合。 朱学以格物致知, 陆学以明心, 吕学则兼取其长, 而复以中原文献之统润色之。 门庭径路虽别, 要其归宿于圣人则一也。 "
北宋中叶以后, 道学家的声势愈来愈浩大; 南宋前期虽然政府几次三番下令禁止, 并不能阻挡道学的流行和减削它的声望。 南宋以后, 只有朱陆二系传续不绝。 元明之际, 朱学进居正统之位, 为中国君主社会后期的官方思想。 惠栋在评《毛诗注疏》时说: “宋儒之祸, 甚于秦灰。 "
明朝
明朝中叶, 王阳明承陆九渊而阐发心学, 创立致良知之“阳明学", 集心学之大成。 明末刘蕺山呼应胡五峰而盛言以心着性之义。 明末王学亦走入末流, 黄宗羲说: “明人讲学, 袭《语录》糟粕, 不以六经为根坻, 束书而从事于游谈。 “王是真说: “今之学者, 偶有所偷窥, 则欲尽废先儒之说而驾其上。 不学, 则借一贯之言, 以文甚陋; 无行, 则逃之性命之乡, 以使人不可诘问。 "
清朝
理学在清初以后走入空谈, 严重脱离实际, 变成以学术为工具博取政治利益的手段。 康熙二十一年, 康熙帝读了崔蔚林的文章, 说“岸然自负为儒者“实在“可鄙"。 又说: “伊以道学自居, 然所谓道学未必是实。 闻其居乡亦不甚好"。 康熙说“今视汉宫内, 务道学之名者甚多, 考其究竟, 言行皆背", “在人主前作一等语, 退后又别作一等语"。 他曾说: “李光地, 汤斌, 熊赐履, 皆讲道学之人, 然而各不相合。 “即便如此, 康熙五十一年 (1712年) , 清朝颁布诏令, 规定朱熹成为孔庙十哲之一, 标志着程朱理学成为了官方学术。
现代
现当代儒家信仰者亦多崇奉宋明理学, 而其中又分为程朱理学派及陆王心学派。
近代中西融合
现代哲学主要指“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和“对西方哲学的研究“
中国近代没有自己的哲学, 正处于迷茫的一代。
“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是反复研习传统哲学的一脉, 以传统哲学为本, 赋予新的现实意义。
“对西方哲学的研究“主要指马克思哲学。 希望用外来文化, 重新定义中国的一切, 把旧的传统葬送在一个时代。 (百度百科 哲学)
二, 印度哲学
印度哲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代哲学 (约公元前3000年~公元750年) , 中世纪哲学 (公元750年~18世纪) , 近代哲学 (约18世纪~1947年) , 现代哲学 (1947年后) 四个时期。
古代印度
印度在原始公社末期的《梨俱吠陀》时代中就已出现世界观的萌芽, 进入奴隶制社会后开始形成系统的哲学。 最早的哲学著作《奥义书》中已经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斗争。 公元前10~前6世纪, 印度奴隶制国家形成之后, 婆罗门教的宗教唯心主义思潮和唯物主义或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沙门思潮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 把唯物论的著作加以销毁或者用法律的手段加以制裁。
中世纪
在中世纪, 宗教占统治地位, 统治阶级的哲学囊括在印度教神学体系之内, 印度传统地把这个时期中承认吠陀权威的数论派, 瑜伽派, 胜论派, 正理派, 吠檀多派, 弥曼差派等六派哲学称为正统派, 把否定吠陀权威的顺世论, 佛教, 耆那教等称为非正统派。 这些学派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阵营:属于唯心主义的有吠檀多派, 瑜伽派, 大乘佛教中的中观派和瑜伽行派; 属于唯物主义或者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有顺世派, 数论派, 胜论派, 正理派, 弥曼差派, 耆那教和佛教中的毗婆娑部和经量部等。 12~13世纪, 伊斯兰教成为占统治的思想体系之后, 伊斯兰教内部也展开了正统的经院派与苏菲派或清净派之间的斗争。
殖民时代
进入近代社会以后, 印度教中很多启蒙思想家在西方哲学和科学思想的影响下, 对印度教的正统派哲学进行了批判, 力图对世界作出唯物主义和合乎科学的说明; 在伊斯兰教中也有不少思想家以理性主义或自然主义的精神对《古兰经》及伊斯兰教的教义进行新的解释;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印度后, 印度的进步哲学家和思想家同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种种意识形态进行了不断的斗争。
现代印度哲学
巫白慧在《印度哲学》中指出, 现代印度意识形态领域中最主要的哲学思潮是“新吠檀多主义"。 它是吠檀多哲学在现代的条件下, 沿着近代特别是由辨喜所开辟的路线而构成的新形态。 它的主要特点为: 它把理论 (智弥曼差) 和实践 (业弥曼差) 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强调在内心直觉上下工夫, 求得对绝对之梵的亲证。 “新吠檀多主义“在继承传统思想理论的基础上, 吸收先进的科学思想和西方各国的哲学思想, 结合印度现代社会的特点, 赋予吠檀多新解释, 使其在印度思想界继续保持主导地位。 新吠檀多主义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奥罗宾多高士 ( 1872 ~ 1950 ) 和拉达克里希南 ( 1888 ~ 1975 ) 。 (百度百科 哲学)
三, 西方哲学
西方哲学是拥有相同历史传统和统一概念体系的统一的哲学体系, 西方哲学的定义是模糊的。 在美国哲学家梯利的《西方哲学史》中虽然提到了马克思以前的社会主义哲学家像欧文, 对马克思却只字未提 (梯利的《西方哲学史》写的是从古希腊哲学到美国实证主义哲学其时间跨度包括马克思) 。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中虽提到马克思, 他说他讲马克思是因为马克思是对西方哲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哲学家。 西方哲学中“西方“广被认为不仅仅指地域上的“西方 (西欧) “而且只文化上的“西方 (资本主义世界) "。
西方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之前, 大约经历了古希腊罗马哲学, 中世纪哲学和近代哲学三个时期。
古希腊罗马哲学
古希腊罗马哲学 它大体上又可分为三个阶段:
公元前7至前6世纪, 哲学家们重视宇宙本原的研究, 这个阶段的哲学被称为自然哲学。 由于对世界本原的回答不同, 哲学家居住的地区不同, 形成了米利都学派, 爱非斯学派, 毕达哥拉学派, 爱利亚学派等。 米利都学派以‘水', ‘无限定', ‘气‘为世界本原; 爱非斯学派的赫拉克利特认为, 世界万物都是符合规律地燃烧和熄灭着的火; 毕达哥拉学派把 ‘数‘ 视为事物的原型, 认为数构成宇宙的‘秩序', ‘凡物皆数‘; 爱利亚学派把千变万化的世界归之为虚幻的假相, 认为唯一真实的东西是 ‘存在', ‘存在‘ 是单一的, 有限的, 不变的, 不可分割的。
后期的自然哲学家们又提出了‘四元素‘ (水, 火, 土, 气) , ‘种子', ‘原子‘等概念, 以探求世界的本原; 有的则进一步探求世界运动变化的原动力, 认为有一种最精细的, 能动的, 物质性的东西‘奴斯', 促使热和冷, 干和湿等相对应以及‘种子‘从原始混合体中分离出来, 开始运动, 并构成无数的宇宙和具体事物。
研究转变
② 公元前5世纪, 古希腊哲学的重点由研究自然转移到了研究人。 这时的智者不相信有真正的存在和客观真理, 普罗泰戈拉认为, 一切都同样真, 是非善恶是相对人的感觉而言的; 高尔吉亚又认为一切都同样假。 自称为‘爱智者‘的苏格拉底认为存在着客观真理, 认识真理也是可能的; 真正的知识是从具体的道德行为中寻求各种道德的普遍定义; 寻求定义的方法就是论辩诘难。
③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进入系统化阶段,代表人物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提出了理念论, 认为现实的, 可感知的世界不是真实的, 在它之外存在着一个永恒不变的, 真实的理念世界。 理念是个别事物的‘范型‘; 个别事物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 以个别事物为对象的感觉不可能是真正知识的源泉, 而真知是不朽灵魂对理念的 ‘回忆‘ 。 亚里士多德不同意柏拉图的理念论, 他把理念称之为‘形式', 认为‘形式‘不能脱离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 形式是事物的本质, 存在于事物之内。
具体事物是由质料因, 形式因, 动力因和目的因构成的。 质料与形式结合的过程, 它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 他又提出了一个事物最后的目的, 运动最终的原因‘第一推动者', 认为它是一个没有质料的形式。 亚里士多德去世后, 希腊文化逐渐与罗马文化相结合, 在 800多年的时间里, 出现了很多哲学流派, 主要有伊壁鸠鲁学派, 斯多阿学派和以皮浪为代表的怀疑论等。 它们在前人思维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并涉及了伦理问题及宗教问题。 在古希腊罗马哲学系统化阶段, 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形式逻辑, 为传统逻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世纪哲学
欧洲中世纪, 天主教在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占据了统治地位, 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 它的作用是为信仰作理性的解释。 5~10世纪是中世纪哲学的早期, 这段时期哲学研究的重点是关于普遍与个别的关系问题。
后期罗马哲学家A.M。T。S。波爱修非常重视具有多样性的个别事物的真实性, 认为共相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 其本身不是物质性的。 爱尔兰的哲学家J。S。爱留根纳认为普遍的整体是最真实的, 神就是总体, 它创造一切, 包罗一切, 又超越一切。 神与万物不同, 万物是神的部分, 神又在万物之中。 11世纪初至14世纪初, 在中世纪早期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唯名论与实在论两个派别。 以法兰西经院哲学家罗瑟林为代表的唯名论认为,只有个别的东西有实在性,个别先于普遍, 普遍只不过是名称, ‘共相‘不过是人所‘发出的声音', 实际上并不存在。 这种思想反映在宗教上, 否认了三位一体的最高的神, 只承认分别存在的圣父, 圣子及圣灵。 以基督教哲学家安瑟尔谟为代表的实在论认为, 真实存在的是‘共相', 不是具体的个别的事物, 有一个‘无始无终的真理‘存在于一切事物之先。 这种思想反映在宗教上, 承认普遍的教会实在, 认为个别的教会是从属的; 承认基督教的普遍教义实在, 认为个别人的信仰是从属的; 承认原罪实在,认为个别人的罪恶是从属的; 承认三位一体的最高的神实在, 认为三位分离的神是从属的, 等等。
14世纪初至15世纪中, 由于教会的衰微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正统的经院哲学日趋没落, 哲学愈益脱离神学, 个人自由的思想开始萌发, 中世纪哲学逐渐向近代哲学过渡。
近代哲学
西方近代哲学是伴随着人类的自我觉醒而形成的。 这个时期, 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的彼岸世界返回到了尘世, 从而发现了自然, 也发现了人自身, 开始追求知识, 渴望个人自由。
15~17世纪初是西方近代哲学的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的研究中心是人和自然, 形成了人文主义和自然哲学两股互相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思潮。 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 一切为了人的利益, 反对灵魂不朽之说和禁欲主义。 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一般都主张用经验观察的科学方法代替经院哲学的推演方法。 意大利的B。特莱西奥认为, 物质是永恒的, 热和冷的对立作用是物质运动的原因; G。布鲁诺认为宇宙是无限的, 太阳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自然界即是神, 它由单子构成。
单子是物质和精神, 质料和形式的统一体。 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中不少人是自然科学家, 他们的科学研究往往与魔术, 炼金术, 占星术混在一起, 使他们的哲学思想带上了不少想象和虚构的成分。
17世纪初至18世纪末是西方近代哲学的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哲学的注意力集中在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关系方面, 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两个派别。 以F。培根和洛克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经验论认为, 后天获得的对外部世界的感觉是认识的来源, 感觉是可靠的。 培根承认自然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能动的, 多样的, 认为掌握知识的目的是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 知识就是力量; 洛克认为心灵是一块‘白板', 观念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痕迹的产物。 以B。斯宾诺莎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的唯理论认为, 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 只有理性才能把握它, 感觉经验不可靠。 斯宾诺莎把自然界视为唯一的‘实体', 认为思维及广延是统一的唯一实体的两种属性, 个别事物是实体的变形, 只有通过理性把握了唯一的实体, 才能认识个别事物。
以笛卡尔和G.W。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唯理论认为, 只有在一个完全清楚明白无可怀疑的公理的基础上, 经过理性认识能力进行清楚明白, 准确无误的推理, 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 笛卡尔提出了‘天赋观念‘说, 认为人的理性认识能力是天赋的, 不证自明的第一公理也是人生固有的, 天赋的。 不过, 他除了承认精神实体独立存在外, 还承认独立存在的物质实体, 并把这两个相对的独立的实体统一于一个绝对的实体‘上帝‘; 莱布尼茨进一步发展了笛卡尔的思想, 认为一切观念都是天赋的, 但起初是作为倾向, 禀赋, 习性或自然的潜能存在于人们心中, 须经加工才真正显现出来。 以贝克莱和休谟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经验论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断定世界上除了感知的精神实体和被感知的知觉之外, 什么也没有; 休谟则进一步认为真实存在的只有知觉, 经验由知觉构成, 知觉以外的东西都是不可知的。 18世纪, 除了存在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争论外, 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的还有一批法国启蒙思想家和百科全书派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从西方近代哲学第二阶段的总体来看, 带有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色。
从18世纪末的康德哲学起, 西方近代哲学进入第三阶段,哲学史上称之为‘德国古典哲学‘,主要代表有康德, J.G。费希特, F.W。J。谢林, 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在世界哲学发展的历史中具有一定影响的哲学系统, 还有朝鲜哲学, 日本哲学, 巴基斯坦哲学, 斯里兰卡哲学, 越南哲学, 伊朗哲学, 阿拉伯哲学, 俄罗斯及其他地区的一些哲学。
它们或多或少都受了三大哲学传统的影响, 又具有各自哲学思维方式的特点。 其中, 阿拉伯哲学在中世纪起到了向西欧传播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媒介作用, 它对亚里士多德哲学亦有重大发展, 成为世界哲学发展史中的重要环节。
现代西方哲学流派
“现代西方哲学流派“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西方流行的各种哲学派别, 它是近代西方哲学的继续。 现代西方流行的哲学流派虽形形色色, 但大致分属科学主义 (实证主义) 与人本主义 (非理性主义) 两大思潮。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 与上述两大思潮密切相联系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现代西方各种哲学流派与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相“结合“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