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学的研究范围可以划分为三大门类,体育基础学科、运动技术学科和体育社会学科。
体育基础学科研究哲学、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种学科在体育领域里的运用;
运动技术学科包括各个运动项目和相应的理论,例如各个运动项目的理论和实践以及体育手段、体育教学身体锻炼 ...
即狭义的体育,俗称“小体育”。它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助性手段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
运动训练专业是从事与竞技体育相关活动的专业的类称,学生主要学习与竞技体育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技能,掌握从事竞技体育相关社会活动的基本能力。
主要学习社会体育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基本训练,掌握群众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该专业学生通过学习体育保健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备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成为胜任在体育相关行业中从事健康评价和管理、保健按摩及体育健身健美指导等方面工作的体育保健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在武术学科拓展专业领域的基础上,以中国武术为主干,涵盖中华民族民间体育和传统养生体育的一门综合性新兴学科。
是研究体育运动与人的机体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群,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康复及运动医学等学科。
是2007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而设立的新专业,休闲体育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专业的形成,既离不开体育学又离不开休闲学。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休闲体育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受到休闲体育学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休闲体育研究、体育旅游、休闲体育产品策划的初步能力。
刘波
点击查看个人主页
清华大学体育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校工会副主席。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体育研究、体育体制比较、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学生运动员和国家体育发展战略。
任职院校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
仇军
点击查看个人主页
清华大学体育部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社会科学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科学分委员会常委、全国体育专业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任职院校 :华东师范大学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孙葆洁
点击查看个人主页
中国足球“金哨”,清华大学教授,1984年大学二年级起开始裁判工作。1986年到清华大学任教,孙葆洁最爱塑料哨和水晶哨,曾多次获得甲A 联赛、中超联赛最佳裁判(金哨奖)。现为清华大学体育部教授。
任职院校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
赵青
点击查看个人主页
1987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系排球专业后,赵青一直在清华大学体育教研部从事体育教学工作。1996年,获原国家教委直属工科学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1997年,获“清华之友”优秀青年教师一等奖 。
任职院校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
田麦久
点击查看个人主页
1961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 1982年4月德国科隆体育学院体育科学博士学位。是我国现代运动训练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他主持研究的《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项群训练理论》系列研究成果,构建了我国科学训练的理论体系,为运动训练活动的科学组织与有效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指导,现为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
任职院校 :北京体育大学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金季春
点击查看个人主页
1958-1966 就读上海体育学院本科、研究生。1982-1984年在美国特拉华大学当访问学者,进修运动生物力学。曾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和先进教育工作者。国际奥委会(IOC)体育和教育奖。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名誉博士,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工作荣誉奖。
邢文华
点击查看个人主页
男,1965年7月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作为中国国民体质研究和运动员科学选材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曾主持创立了中国体育测量与评价学、体质学和运动员选材学的学科体系,培养了20余名博士生、15名国内高级访问学者和10余名硕士研究生,他(她)们均成为中国体育科技的骨干力量。
任职院校 :北京体育大学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运动解剖学》是体育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探讨体育运动对人体各器官的影响和对外部特征的影响。重视运动技术的解剖学分析方法,为分析人体动作,发展力量和柔韧性等运动训练方案制订。
《运动生理学》作为体育系体育健康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学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运动生理学通过揭示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及机理,阐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的人群进行科学的运动锻炼,以达到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增强全民体质、延缓衰老、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体育心理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未来的(或在职的)体育教师、教练员提高运动意识,熟悉符合心理活动规律的新的教学方法,并掌握测量和提高人的“潜能”的最基本的手段和实验方法。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体育运动中的各种心理学知识。
通过对《体育保健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和影响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以及学校体育要使学生终身受益的要求,掌握人体保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人体在体育运动中的保健规律和措施,掌握不同性别、不同年阶段人群的体育保健特点和要求,为从事体质与健康教育工作、指导人们从事符合生理规律的运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关知识与技能。
《体育舞蹈》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舞蹈的由来与发展,理解体育舞蹈教学目标,掌握体育舞蹈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熟悉教学训练方法及基本程序,旨在培养学生体育舞蹈专项教学能力,并为学生日后从事体育教学训练奠定基础。也为学生后续课程的顺利学习提供条件。
《社会体育理论与方法》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社会体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从事社会体育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求实、求新、求异、探索、创造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教育学基本知识,学会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教育现象,明确教育改革理念,了解当前教育发展趋向。通过教育学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发展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为教育实习和教育实践提供教育理论准备;引导学生参与教育研究的兴趣,发展研究教育教学的能力;增强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心和责任感;帮助学生加强师德修养和业务修养的自觉性;为其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学校体育学》是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交叉学科,是以现代教学论为一般理论基础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体育学院、体育系本科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社区体育》是为社会体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是社会体育专业知识结构的主体部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的掌握社区体育相关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进而能够在社区的体育发展实践中能够合理地进行管理和指导,为社会体育人才补充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体育管理学概论》旨在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育管理人才。要求学生掌握体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学校体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体育产业等领域相关部门的体育管理工作实践中灵活运用,具备一定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ISSN: 1000-677X
ISSN: 1000-5498
ISSN: 1007-3612
ISSN: 1006-7116
ISSN: 1004-4590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ISSN: 0363-5465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ISSN: 0306-3674
资质证书
社会体育指导员,教师资格证,营养师资格证书,《体育职业经理人(等级)培训证书》,健身指导员(健身教练)证书,健美操指导员证书,瑜伽教练员证书,定向拓展培训师证书,高尔夫职业教练证书,裁判员证书,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