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的综合性学科,包括研究人的文化属性的人文社会学科和研究人的生物属性的自然学科,人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决定了人类学的多维度特性,因而存在很多与其他学科交叉的情况,从而衍生出数量繁多的人类学分支学科或交叉学科。比如政治人类学(political anthropology)、民族学(ethnology ...
人类形态学是用来特指一门专门研究生物形式的本质的学科。这门形态学同那种把有机体的生物分解成各个单元的解剖学不同,不是只注重部分的微观分析而忽略了总体上的联系,相反它要求把生命形式当作有机的系统看待。
人类遗传学 (human genetics) 即以人作为研究对象的遗传学,与动植物及微生物的遗传学不同。主要是因为不能用人作杂交实验,故在各方面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初期的人类遗传学仅仅停留在分析研究血型等正常性以及患病后所显示的异常性等的遗传方式方面。
分子人类学(英语:Molecular Anthropology)是人类学的分支,是在人类基因组等研究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利用分子水平的遗传信息来分析人类起源、当代和古代人类群体的演化以及古代社会文化结构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主要方法是比较DNA或蛋白质序列,早期方法亦包括血清学的比较研究。
人类生态学就是运用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探讨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研究主题包括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人进化与发展的影响以及人与其他生物物种之间的关系,是一门源于普通生态学,并随着普通生态学发展而发展的基础理论学科。
心理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文化人类学中强调心理学内容和心理学方法的那部分称为心理人类学。根据泰勒(E.B.Tylor)的定义,“文化”是包含习得知识、信仰和习惯等的复合体。所以文化人类学与心理学有一些共同的研究领域,当心理学方面作各种新的探索时,它们便在人类学家的调查研究和各种释方面反映出来。
古人类学(英语:palaeoanthropology),是古生物学与体质人类学的交叉学科,主要以人类演化为研究内容。 古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以古人类和古猿类的化石遗骸为主。研究人员在演化理论的指导下,借助体质人类学、比较解剖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古人类及其猿类祖先的体质特征变化,从而分析系统发生关系。此外,古人类制造和使用过的工具和其他遗物,曾与古人类共存的古动植物化石以及古地理、古气候、年代学等领域的资料,也都成为古人类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人种学研究的任务是对全世界各人种建立科学的分类系统,追溯各人种及其体质特征的形成和人种间亲缘关系的历史过程,并对这一过程进行科学的解释,从而揭露种族歧视和种族主义伪科学的反动实质。
人体测量学是用测量和观察的方法描述人类体质特征状况的人类学分支学科,采用人类学常用的活体测量法来研究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对人体外部形态和体形的影响,运动员身体各部分比例特征、体型、生长发育中身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的变化,以及运动遗传因素等问题。各国为了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和有效培养运动员,广泛开展人体测量学的研究。
医学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以病人对疾病的社会心理反应为重心,而不是以疾病本身为重心,主要关注生病行为,即病人对疾病的社会心理反应。 医学人类学是国际人类学领域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它是社会和文化人类学理论与心理学、公共卫生和社会医学实践的完美结合。在国际学术界,医学人类学以其科学审慎的研究态度以及体现人文情怀的研究风格,已经成为作为联结社会科学和医学领域最重要的桥梁。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是人类学(对于人类的全貌视野研究)的其中四或五个分支之一。这个学科分支将文化视为有意义的科学概念。 文化人类学家探讨人类的文化变异性,搜集观察结果(这往往透过名为田野调查工作的参与观察),并检视全球的经济与政治过程对地方文化的影响。
社会人类学(Social anthropology)是人类学的主要分支,研究世界各地的不同社会的性质与差异。一般而言,社会人类学家的研究范围与对象大致与文化人类学相同,并且同样采用长期密集的田野调查(主要是参与观察法)进行研究。不过相较于文化人类学起源于美国,社会人类学发源于英国,并且以英国作为主要根据地,故有时称为“英国社会人类学”。社会人类学家强调借由扎实与稳固的田野调查探究特定人群的社会组织:其中包含风俗,经济与政治组织,法律与冲突调解,消费、交换,亲属与家庭结构的模式,性别关系,儿童养育与社会化,宗教等等。
影视人类学(Visual Anthropology),意为“可视的人类学”,我国不少学者也称之为影视民族学。它是通过影视手段将人类的文化纪录下来,并对影片内容和拍摄规律加以理论研究的一门人类学分支学科。
语言人类学(linguistic anthropology)是人类学和语言学的交叉学科。它从语义出发研究语言的社会文化功能,以内在的认识体系和外在的使用方法为基本课题,由博厄斯(Franz Boas)引入正规的人类学研究。语言人类学尝试从语言的发音、语法结构以及文字书写等方面对相关族群的认知习惯、族群心理进行解构剖析。
张先清
点击查看个人主页
博士,厦门大学特聘教授,社会与人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主要从事历史人类学、宗教人类学、博物馆人类学、华南民间文化、民族学理论及南方民族史方面的研究。
任职院校 :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
熊春文
点击查看个人主页
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现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教授。研究领域为社会学理论;教育社会学;城乡社会问题。
任职院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方李莉
点击查看个人主页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
任职院校 :中国艺术研究院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National Academy of Arts
马戎
点击查看个人主页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社会学系前任系主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前任所长。北京大学藏学研究院筹备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区域发展研究、人口迁移研究、城市化研究、民族关系研究、教育社会学、人口社会学、民族社会学。
任职院校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
张海洋
点击查看个人主页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 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中心副主任,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会员,教育部社会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学术年鉴》编委。同时为全球环境基金理事会GEF项目专家,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董事。在多所高校担任兼职教授。1955年5 月出生,天津武清人。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198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获法学硕士学位;1996年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
任职院校 :中央民族大学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李亦园
点击查看个人主页
就读于台湾大学及美国哈佛大学。1948年赴台,从事人类学研究至今。曾任台湾大学教授、台湾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所长、台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清华大学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教授。
任职院校 :台湾清华大学Taiwan Tsing Hua University
该课程主要讲授中国东北、北方草原、西北、西藏、西南、中东南地区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活动,内容涉及其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诸多方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中国民族历史的基本线索,熟悉民族史的基本史料和研究状况;分析其在中国历史上彼此交融并对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所起的积极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使其能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分析与研究中国民族史。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掌握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文化人类学各个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以及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等,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田野工作和相关的理论思想来分析特定的文化现象。
经济人类学是人类学或社会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年轻分支,同时是一门有一定应用 性的交叉学科。本学科或课程为学习者认识和研究人们的经济行为方式的形成和变迁提供新的视角,并为探讨现代和未来经济活动的开展方式蓄积养料。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介绍经济现象在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中的多维显现图式,解释人类历史中各种族群的经济活动与其所在社会和文化模式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尝试为经济学理论和人类学研究方法的结合提供某种启示或途径。
通过学习该课程,一方面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有关中国民族志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研究能力,为后面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同时,通过学习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平等团结的思想教育。
本课程介绍人类学学科体系,人类起源、人类和猿类的异同。从人类学的角度,对作为人类规范文化创造的婚姻制度,家庭制度,亲属制度等以及作为精神文化的宗教艺术等形态进行考察。讲述人类学的主要理论学派及其研究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使学生在了解考古学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掌握考古学的基本框架、整体结构体系和发展的基本线索,加深对中国考古学理论、方法与时间的掌握。并能够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分析和运用考古材料,运用考古成果研究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和中外各民俗的认识,系统地掌握民俗的概念、基本特征和社会功能;使学生既能对各类风俗有所了解,又能根据民俗学的基本原理对众多民俗现象进行分析理解。
语言是社会工具,说话是文化实践。语言人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问,是人类学和语言学的结合。由于人类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所以语言人类学也涉及人类的生物性和文化性。本课程重点介绍语言人类学的主要流派,从特有角度探讨社会和文化的问题。交流民族志可以告诉我们制约人类思维模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语言研究如何能够帮助我们进行跨文化交流,言语研究如何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社会地位、社会性别和族群性。语言人类学可以揭示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定位语言和国民国家之间的关系。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对人的体质特征,人类和生物共同进化的机制,人类体质与文化相互影响有系统的了解,为学生今后从事民族学、人类学和博物馆学研究打下一个生物—文化整体论的基础。同时,通过对生物进化论、人体形态学、人种学、古人类学和灵长类学的阐述,学生将认识到体质人类学是社会文化研究联系自然科学的重要纽带,是文化相对论的生物学基础,同时也是生物文化整体论的完整呈现。本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对人性与文化互动关系的理解,要求学生在充分认识人类的能力、潜力与局限的基础上,养成在观察、理解、管理和服务于人类社会的过程中以人为本的角度。学科范式上,本课程强调学生把观察多元民族文化的范式从社会发展史转向文化生态学。
本课程的设计主要是通过一些重要学者的著作,来探讨宗教人类学这个领域的理论发展,并就几个重要的分析主題,包括宗教符号与象征、仪式分析、巫术、宗教,宗教与个人经验、宗教与意识形态,以及宗教变迁等进行逐一讨论,希望藉此让学生对“宗教”这个重要的文化现象有较为广泛的掌握与认识。
ISSN: 0011-3204
ISSN: 0084-6570
ISSN: 1060-1538
资质证书
社工证,教师资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