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史
The History of Daoism
1. 导论
1.1 道教的定义 1.2 自商迄汉的早期中国宗教 1.3 道教史的分期 1.4 史料与道教史研究方法
2. 初期道教——东汉道教
2.1 东汉方士与广泛流行的神仙信仰 2.2 老子的神化与黄老道 2.3 《太平经》与太平道 2.4 东汉天师道(创教神话,历史,教团组织,制度和仪式等)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之一)
3.1 魏晋时期统治者对道教的制约和信奉与天师道在北方的传播 3.2 葛洪及其著述(《神仙传》,《抱朴子内篇》)与东晋以前的南方方士传统 3.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方士集团(帛家道,于君道,清水道,李家道与李弘起义) 3.4 晋代巴蜀地区和南方天师道与两晋时期的政治和社会(陈瑞起义,成汉政权,士族天师道世家,杜氏天师道,孙恩和卢循起义)
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之二)
4.1 两晋南朝时期南方炼丹传统的庚续和「太清」经系的形成 4.2 两晋南朝时期的洞神三皇经系 4.3 东晋中叶出现的上清经及其传洐 4.4 东晋末刘宋初出现的古灵宝经
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之三)
5.1 南方炼丹方士的信仰和实践 5.2 洞神三皇经派的信仰和实践 5.3 上清经派的信仰和实践 5.4 灵宝经派的信仰和实践
6.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之四)
6.1 东晋南朝时期南传天师道对南方方士传统的影响 6.2 《太上洞渊神咒经》所见五世纪初南方民间道教的末世说和度劫法 6.3 刘宋高道陆修静(406—477)及其对灵宝科仪的进一步发展 6.4 东晋南朝时期的南方天师道与南方道教(包括南方方士传统)对天师道的影响
7.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之五)
7.1 北魏寇谦之(365—448)对天师道的改革与北方天师道的演变 7.2 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和社会对道教的信奉 7.3 南北朝时期的佛道之争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废佛 7.4 齐梁高道陶弘景(456-536)对道教的贡献
8.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之六)
8.1 五世纪以降不同来源的道教传统渐趋统一(道书的整理编目,道书分类体系的形成与道教联合意识的产生,五世纪以降道教的发展趋向,南方道教的北传与南北道教的统一) 8.2 南朝道馆的兴起与修道生活 8.3 北朝楼观道士与北齐道教「法难」 8.4 南北朝道教的尾声与隋唐统一道教的前奏——北周道教与道教类书《无上秘要》
9. 隋唐五代时期的道教(之一)
9.1 隋唐五代时期的政治与道教势力的消长 9.2 隋唐五代时期道士的出家住观生活,修道法次与道派的消融 9.3 隋唐五代道教仪式活动与科仪名师对道教科仪的整理和发展(兼谈国家祭祀仪式与道教仪式的结合) 9.4 隋唐五代外丹黄白术的盛行与唐末五代宋初内丹术的出现(钟吕丹法,陈抟)
10. 隋唐五代时期的道教(之二)
10.1 隋唐五代时期问世的道书与道书的收集整理和《道藏》的纂修 10.2 隋唐著名道士及其学说 10.3 隋唐五代道教与社会(以敦煌写本道经及其题记为中心) 10.4 中古末期的道教大师杜光庭(850-933)与唐宋转折时期的道教
11. 两宋金元时期的道教(之一)
11.1天心,神霄,童初大法,灵宝大法,清微,净明等南方新道派或新道法的产生和传衍 11.2 旧道派的复兴与龙虎山天师道主领三山符籙及正一道支派玄教 11.3 张伯端《悟真篇》与金丹派南宗的形成 11.4 北方新道派(太一道,真大道和全真道)与金丹派北宗的形成
12. 两宋金元时期的道教(之二)
12.1 新,旧道派会归正一与内丹南,北宗的合流(兼谈全真道南传与内丹和其他新道法的融合) 12.2 宋元道教仪式活动与道教仪式的演变 12.3 两宋金元统治者对道教的扶持,崇奉,管理与《道藏》的纂修 12.4 宋元道教与佛教的关系
13. 明清道教和近现代道教
13.1 明清统治者对道教的钦崇或压制与正一道和全真道的盛衰 13.2 全真道,正一道在明清和近现代时期的传衍及发展 13.3 明《道藏》的编纂及刊行和明清新出道书 13.4 道教在港,澳,台和国外的传播及影响
《道教史》
卿希泰
《道教史》
许地山
《道藏源流考》
陈国符